年度工作
首页 年度工作
索引号: 468049301/2025-00008 信息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其他 /
发布机构: 市城管局 发文日期: 2024-12-31
文号: 无号 主题词:
信息名称: 市城管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内容概览: 市城管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时效: 有效

市城管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信息来源: 市城管局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03-26 10:39

2024年以来,全市城管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持续推动城市管理体系优化、功能完善、品质提升。面对多年不遇重大雪情,会同县区板块和相关部门加强应对,有力维护城市正常运转和群众安全出行。全省城市管理工作现场会首次在连召开,我市队伍规范化建设等典型做法得到充分肯定。省内首创市、县(区)、镇街一体化运行的综合行政执法平台。“非诉案件办理”模式、违法建设案件查处法治研究获省住建厅领导批示肯定。

一、2024年工作总结

全市城管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突出重点,奋力攻坚,城市管理始终保持向上发展的良好态势,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党的建设呈现新局面。坚持把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结合起来,着力推动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在全市城管领域落地生根。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全面加强“党建红”对“城管蓝”的指引,开展“四强”党支部建设,“党建联盟”“城暖驿站”等一批党建服务品牌持续深化,呈现良好局面。

城乡面貌展现新图景。统筹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建筑垃圾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环卫作业精细化等工作,新建垃圾分类提质增效小区110个,所有县区板块均完成建筑垃圾污染防治规划编制工作。累计投资1.24亿元,推进环卫设施大规模更新。面对2024年岁末年初多轮多年不遇重大雪情,全市城管系统以雪为令,不分昼夜除雪保畅,获得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社会各界和市民群众由衷点赞。

市容管理取得新成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拆违、破网、透窗”百日攻坚行动,督改隐患2538处,拆除违规铁栅栏、广告牌等800处。疏堵结合设置季节性瓜果疏导点82处,守住城市烟火气。全面推进新增违建动态清零。多次顺利完成重要节假日、重大活动保障任务。

平台建设实现新进展。城市运管服平台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县区全覆盖,市运管服平台全年受理各类问题24万余件,按期结案率达99.69%,处置数量和处置效率均为平台建成以来最优水平。全省首创市县乡一体化综合执法平台,运行成效获省政府领导同志批示肯定。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市城市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困难、问题和挑战: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垃圾处置链条还有短板,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城市空间不够精致,特色风貌没有很好彰显。城市管理手段还较为单一,系统性不足,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象,常态长效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一些长期存在的“城市病”还未有效解决,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工作品牌还很少。干部队伍中还存在作风不实、能力不足、人浮于事等问题。下一步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5年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全市城管系统要深刻理解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崭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补短板、强弱项、谋创新、建亮点,奋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让群众在这座山海相拥的美丽港城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

2025年城市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紧扣“冲刺决胜”年度主题,在强化城市管理、保障城市运行、优化城市服务、提升城市品质上下功夫,为“强富美高”新港城现代化建设贡献城管力量。

重点抓好六方面工作:

(一)深化执法改革,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将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作为推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推动城市运行高效有序。

切实下沉执法力量。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深入推进执法体制改革,加大市级城管执法力量下沉力度,切实减少执法层级。按照属地管理、权责一致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市、区两级城管部门职责分工,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精细、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系。

积极融入基层治理。在“综合执法进社区”工作基础上,深入开展“综合执法进小区”。会同住建等部门,调研摸底工作需求,梳理形成事项清单,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和年度计划。在各县区分别选取2-3个小区开展试点先行,加强经验总结和宣传动员。年底前全面推开,培树优秀典型,健全长效机制,推动城市管理和基层治理水平双向提升。

探索城管执法监督机制。适应城管执法体制改革新形势,加强城管领域执法监督工作体系建设,积极发挥执法监督对执法工作的统筹协调、规范管理、指导监督、激励保障作用。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升执法效能和服务水平,充分维护城市管理执法队伍良好形象

(二)坚持精管善治,加强市容市貌长效管理。以省运会筹备和重大活动保障为契机,加大问题整改力度,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形象。

规范户外广告管理。出台《城市户外广告设施专项规划》,明确户外广告设施禁止设置区、适量与控制设置区、展示设置区的划分标准和布局要求。推动各区编制控制性详规,承接总体规划,打通规划落地见效的“最后一公里”。以“减量提质、消除隐患、优化布局、规范管理”为目标,以县区板块为主体,开展户外广告、店招店牌“分类处置、一类一策”集中整治。制定《户外广告设施有偿设置管理办法》,全面推动户外广告资源化利用,盘活城市公共空间闲置资产。

加强城市窗口管理。聚焦“优化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服务旅客”目标,不断细化工作责任,完善配套设施,牵头做好高铁广场环境卫生、市容秩序等工作,高质量完成“城暖驿站”提质扩面和广场西侧出入口改造,推动高铁片区规范有序,便民快捷。优化重点节假日旅游景区、重大活动市容保障机制,高质量完成各项保障任务。

强化市容长效管理。疏堵结合开展占道经营、流动摊点专项整治,持续开展“城暖护学”行动,推动市容秩序管理精细化、长效化。巩固深化季节性瓜果疏导点经验做法,以镇街为单位,在背街小巷和闲置区域合理设置疏导点,在有序可控基础上满足群众生活需求。

加强违法建设治理。创新执法监管新模式,全面运用市违法建设监管系统,开展违建智能化监管,打造“天空地”立体监管体系,真正实现早发现、快处置,逐步提升新增违建处置的时效性、覆盖面和精准度。加强部门联动,强化源头治理,落实新增违建快速处置机制。充分发挥各县区板块违法建设治理工作专班作用,深入推进别墅类、低层高档商品住宅“私搭乱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聚焦小区违建、涉农建房、安全隐患等重点难点,推动新增违建动态清零、存量违建逐步清零。

(三)完善功能品质,营造美丽宜居城乡环境。进一步健全城乡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压实全链条管理责任,推动城乡环境稳步提升。

提升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出台《环境卫生专项规划》,科学指导环卫设施规划、用地、建设。推动赣榆区飞灰填埋场如期投运。启动刘湾生活垃圾填埋场库区改造前期工作。建设4座垃圾转运处理设施,开展4座垃圾填埋场修复工作。加强新建小区环境卫生(垃圾分类)设施配套建设和验收管理,完善土地出让条件要求。加大环卫指导力度,优化道路清扫保洁洒水作业机制,科学治理道路扬尘,坚决消除卫生死角。充分利用“两重”“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契机,持续推进环卫设施大规模更新。

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制定《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规范》,对生活垃圾分类小区进行“回头看”。创新分类小区运作模式,通过“车房”结合、“人房”结合等方式,因地制宜开展垃圾分类小区提质增效行动,全年建成垃圾分类提质增效小区100个。创新宣传教育模式,充分发挥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带头作用,压实物业企业分类责任,提升居民群众知晓率、参与度,力争在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评估中实现突破进位。

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持续开展农村生活垃圾“两治两提升”集中攻坚,坚决杜绝露天垃圾池、露天焚烧垃圾等现象,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行政村全覆盖。调研起草地方性规章《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建设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收运处体系“一张图”,基础数据台账“一张表”,管理维护“一张网”。试点打造农村垃圾转运处理综合体,开展生活垃圾的“全类型”中转与“一站式”处置。

强化建筑垃圾全链条治理。将建筑垃圾治理作为全年工作重点,立足市情实际、强化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思路,努力在追赶跨越中形成高效实用的连云港方法、连云港经验。出台《连云港市建筑垃圾全链条治理实施方案》,在源头,坚持减存量、控增量,确保排查整治起底清仓,推动落实建筑垃圾处理备案、核准制度,实现“应备尽备,应核尽核”;在中端,严查违法运输行为,规范运输市场管理,加强重大项目客土运输保障;在末端,统筹推进中转、贮存、处理利用设施建设,提升建筑垃圾消纳处置利用能力。推进建筑垃圾源头库、运输库、处置库和数字化监管平台“三库一平台”建设,实现市、县信息资源共享,建筑垃圾来源可追、去向可查、数据闭环。试点率先打造《建筑垃圾就地分类及处理技术地方标准》,加强再生产品的推广应用,力争提前一年完成省定工作目标。建立多部门、跨区域协同监管机制,对恶意倾倒填埋垃圾造成影响的行为坚决予以打击。

(四)加强规范建设,锤炼作风优良城管铁军。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意识,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城市环境。

持续开展执法大练兵。分层分类开展城管执法队伍、基层综合执法队伍专项培训。开展年度大练兵大比武,组织“行政执法技能竞赛月”活动,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开展技能竞赛、执法案卷评查等形式强化教育培训,确保每人每年培训不少于60学时,不断提升执法队伍整体素质。

加强基层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会同编办、司法等部门,建立赋权事项动态调整机制,开展赋权事项评估,确保执法事项“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按照“谁赋权、谁监督”原则,强化赋权单位对镇街赋权事项的监管责任。进一步健全法治审核制度,规范基层综合执法流程、执法文书、法律法规、裁量基准。全面落实“综合查一次”,严格规范涉企检查,切实做到“五个严禁”“八个不得”。深化“非诉案件办理”模式,优化“首违不罚”“小微免罚”清单,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推广使用综合执法管理平台。进一步加强市综合执法管理平台推广应用,整合汇聚执法数据,优化完善平台功能,推动平台APP端全面覆盖。加强与“综合查一次”平台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坚决杜绝多头执法、随意检查、不规范执法,以企业满意度为导向,真正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五)深化数字赋能,提升智慧城市管理水平。以治理数字化牵引治理现代化,切实发挥城市运管服平台功能作用,让城市运转更聪明、更智慧。

持续完善运行机制。在城市运管服平台全市全覆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指挥体系,理顺工作机制,建立全市统一、分级负责、主体明确、权责清晰的城市运行管理体系,及时解决疑难争议问题,确保市、县平台互联互通、一体运行。依托城市运管服平台,对城市治理体系进行数字化重构,开展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常态化综合评价,推动评价结果部门间共享。

切实提升运行质效。拓展发现问题渠道,建立健全“车辆+人工+视频”立体感知体系,开发应用“随手拍”APP,实施市民上报奖励机制,切实提升发现问题能力。狠抓信息采集质量,压实网格责任,修订管理细则,完善考核办法,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采集,定期分析研判平台数据,真正把城市的多发问题、薄弱环节、管理症结找出来、解决好。加大疑难问题指挥协调力度,推动各类问题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高效解决。

巩固拓展平台应用。深化智慧环卫、智慧广告、智慧渣土、垃圾分类、公厕管理等行业应用,不断延伸应用场景。将户外广告审批、管理等信息纳入智慧广告系统,规范户外广告全周期管理闭环。构建智慧环卫应用场景,建立三维实景模型,开展环卫设施物联网试点。加大数字资源整合力度,充分运用Deepseek等AI技术,加强与“12345”“城市生命线”等平台的系统集成、数据共享,推动城市运行管理“一屏观全城、一网管全域”。

(六)树牢底线意识,坚决守护城市韧性安全。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推动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做好扫雪除冰应对。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做好预警预测,按照“宁可备有余、不可用有缺”的原则,做好扫雪除冰机械、人员、物资准备,确保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制定扫雪除冰地方性规章,细化落实扫雪除冰“一张图”,加强分工协作,广泛动员资源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扫雪除冰的浓厚氛围。

织密安全生产防线。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夯实本质安全根基,盯紧户外广告、店招店牌、违法建设、渣土运输、环卫设施等重点领域,开展风险排查整治,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坚决防范遏制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应急演练,完善各类应急处置预案,提升防范能力。

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树牢“群众诉求无小事”理念,扎实做好群众投诉、12345热线、信访等事项的受理处置,增强群众工作和化解矛盾的责任和能力。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把舆情处置摆在突出位置,做到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迅速,工作上务实。健全城管领域舆情快速响应机制,把准舆情处置的“时度效”,做到各类舆情“发现在早、处置在小”。把握传播规律,坚持正面发声,积极宣传城管工作好声音、正能量,切实为城市管理工作营造支持理解良好氛围。

三、全面加强自身作风建设

新的一年、新的使命对城市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市城管系统要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贯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不断强化责任意识、规范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团结协作意识,发扬“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把转作风、提效能的责任压力传导到每一名干部职工,努力打造一支拉得出、打得响、形象好的城管铁军,为城市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和有力保障。

一是提振工作状态。新的一年,城市管理各项工作任务紧张繁重,市委市政府和人民群众对城管工作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要切实提振精神、振奋状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主动靠前抓好工作。要弘扬“事不过夜、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坚持说了算、定了干,干就干好,善作善成,雷厉风行把市委市政府部署安排落到实处。

二是提高工作标准。敢于同强的比、向高的攀、与勇的争、跟快的赛,养成先想一层、先行一步好习惯,提前谋划抢占战略“制高点”,精准绘制下步工作“计划图”,下好明确目标方向“先手棋”,进而在各项工作中赢得先机,掌握主动,迅速打开工作局面。树立创新争先意识,努力在工作中形成更多“连云港品牌”“连云港经验”。

三是树牢廉洁底线。始终保持廉洁自律,筑牢思想防线。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持续提升一体推进“三不腐”的综合效能。加强严管厚爱,在激励担当作为上持续发力,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准确运用“四种形态”,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在全市城管系统营造积极健康、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环境。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新的一年里,让我们接续奋斗、团结进取,奋力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前列,以优异成绩为提升城市品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