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68049301/2025-00029 | 信息分类: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其他 / 函 |
发布机构: | 市城管局 | 发文日期: | 2025-07-30 |
文号: | 连城管函〔2025〕51号 | 主题词: | |
信息名称: | 对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5134号建议的答复 | ||
内容概览: | 您提出的关于规范地摊经济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 ||
时效: | 有效 |
胡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规范地摊经济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市城管局立足本职,围绕服务民生、规范发展理念,从优化市容环境秩序、协同改善交通秩序两方面开展工作。
一、工作情况
(一)强化联动协作,提升市容交通秩序整治效能
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充分总结前阶段与公安、属地联合,对22条主次干道以及农贸市场和学校周边等区域开展“市容和交通秩序规范整治”的经验,持续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一是与公安协同治乱。针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出现的占道经营、乱停乱放、堵塞消防通道、扰乱公共秩序等突出问题,与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快速响应联动机制,共享信息、互通情况,共同研判重点区域和点位,提升联合执法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由街道牵头,开展联合巡查和集中整治。二是“五位一体”巡查监管。针对流动摊贩流动性大、反复性强的特点,采取智慧城管平台全时段视频巡查、与公安交警联合开展智能巡查、无人机巡飞喊话劝离、加大重点区域车巡频次以及在重要点位采取定人定岗管理等方式,实时发现并及时交办突出问题。用实用好智慧城管平台,安排专班进驻交警指挥调度平台,在重要时段开展无人机巡飞检查和喊话劝导,发现问题及时交办整改。充分发挥街道(乡镇)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作用,指导、协同属地政府,加强对辖区市容环境的日常巡查和管理,通过市区联动、条块结合,确保整治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
(二)立足主责主业,管疏结合解决摊贩占道经营问题
坚持“管疏结合、突出服务,以疏为主、以管为辅”的原则,在规范整治中融入人性化疏导。一是推进疏导点规范设置。为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我局起草了《连云港市摊贩疏导点设置管理导则》,目前正在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属地和社会公众意见。《导则》旨在服务民生、科学布局、明确标准、规范管理,为全市设置便民、规范、整洁、安全的临时疏导点提供政策依据和技术指导,努力实现“市容”与“繁荣”,“烟火气”与“洁净美”的有机统一。《导则》出台后,将指导各县区城管部门因地制宜设置,并加强规范管理。二是厘清职责边界,强化协同监管。依据《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管部门负责对擅自占用道路、公共广场、人行过街桥、人行地下通道等公共场地摆摊设点的行为进行监管和执法。对在疏导点内或指定区域、时段经营的备案摊贩,重点做好环境卫生、秩序维护监管;对未在指定区域、时段经营,或虽在疏导点内但严重影响市容环境卫生、阻碍交通的行为,联合公安部门加以规范。
(三)探索规范管理,审慎包容规范餐饮商户外摆
针对当前餐饮企业外摆售卖熟食等经营行为日益增多的客观实际,以及服务好沿街商户需求,需要在规范管理与服务民生之间找到平衡点。一是规范外摆。对于外摆行为,不搞“一刀切”式禁止,但必须规范有序、安全卫生、不影响市容交通和公共利益。探索在符合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环境保护、不影响行人通行和周边居民生活的前提下,实施“划定区域、限定时间、规范标准、自律严管”的审慎包容管理和靠前服务模式。二是优化服务。持续深化“服务+管理”理念,建立并畅通与商户的沟通渠道,线上线下听取民意,加强政策宣传引导,优化改进工作措施,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组建由社区网格员、酒店负责人和居民代表组成的“外摆共治小组”,建立健全诚信档案,打破单一管理模式,凝聚共享共治合力。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原则,推动城市治理精细化。
二、下一步工作
(一)加强联动,持续治理。持续与公安、属地政府联合开展规范整治行动,聚焦重点区域,形成高压态势。
(二)完善导则,推动落地。加快《连云港市摊贩疏导点设置管理导则》修改完善,力争早日出台实施,指导各地科学设置疏导点。
(三)深化研究,规范管理。深入调研当前和一段时间各地城市治理新情况,结合我市实际探索制定《城区餐饮服务企业临时外摆经营行为审慎包容管理规定》,支持有序规范发展,提振市场信心,提升城市烟火气。
(四)强化服务,提升效能。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寓管理于服务,为商户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指导和服务,共同维护良好的城市环境秩序。
感谢您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务实的工作作风,与各部门通力协作,努力为市民营造更加整洁、有序、安全、充满活力的城市环境。请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共同促进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