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连云港积极探索构建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平台—— “一网统管”,让城市治理更智慧

信息来源:新华日报 发布时间:2024-11-14 11:35 字号:[ ]

本报记者 赵芳 通讯员 孙淑莉 姜力夫

近日,在连云港市海州区通灌北路出现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现象,新浦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李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他利用连云港市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平台的执法记录功能,详细记录了商家的违规行为和现场情况。在后续的案件处理过程中,李杨通过平台将案件信息上报,并实时跟踪案件的处理进展。“平台上案件处理流程非常清晰,各个环节都紧密相连,这大大提高了执法效率。”李杨说。

“城市管理千头万绪,直接面向基层,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执法产生争议和纠纷的现象一直较多,也特别受关注。如何更好地做到文明执法规范执法,是各地都在探索的一大现实课题。”连云港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针对基层执法效能低、程序不规范、信息共享难等问题,今年以来,连云港市积极探索构建市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平台,实现全市207家行政执法单位和部门行政处罚工作在“一个平台”管理,行政执法数据在“一个平台”流转,消除技术壁垒,创新城市治理数字化应用场景,加快推进“一网统管”建设。

该平台是江苏首个市、县(区)、镇(街)一体化运行的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平台,实现案件办理从“线下”到“线上”、执法数据从“分散”到“聚合”、执法行为从“开环”到“闭环”的突破。目前,连云港市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平台在纵向上打通了市、县(区)以及全市89个乡镇(街道)三级政府的综合行政执法层级障碍,在横向上覆盖教育、工信、住建、城管等18个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事项。全市行政处罚案件从立案到归档全过程在线办理,全面提升了行政执法行为的统一性和协调性。通过平台“驾驶舱”的统计分析,行政执法数据一目了然,为法治政府规范化建设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撑。截至今年10月,平台共收录行政处罚案件数据6720条。

针对执法人员因缺乏执法知识、经验,以及不熟悉相关法律法规造成的执法不当问题,“通过平台技术优化,能自动生成处罚流程,包括采集录入信息、提供处罚依据、生成执法文书等。执法人员按照标准化流程办理案件,可提升办案质效。”该平台相关负责人说。

“以往,我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整理和查找案件资料上,还需要手动填写各种纸质文书和报表。”李杨说,“现在有了这个平台,所有数据都集中在一个地方,查找起来方便快捷,文书也都实现了电子化,为我们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在处理完占道经营案件后,李杨又接到了新的任务。这一次,他需要与其他部门联合执法,对一家存在环境污染问题的企业进行联合检查。通过“综合查一次”系统,他轻松地与其他部门的执法人员进行了沟通和协调,共同制订了执法计划。连云港市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平台共收录了198部法律法规和1080个行政处罚行为。在检查过程中,李杨和同事们利用平台实现了信息共享和互通,确保了执法的准确和高效。最终,他们成功完成了对这家企业环境问题的检查,提出了整改要求,并按照程序依法对发现的问题线索通过平台进行问题移交。这是连云港市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平台与“综合查一次”系统融合应用的一个场景。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监管缺位等问题,是基层治理中的难点。为寻找问题“最优解”,连云港市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平台与“综合查一次”系统深度融合,实现行政检查、监管与行政处罚有效衔接,通过行政执法线索推送,实现“制订计划—实施检查—发现问题—责令整改—拒不改正—立案—行政处罚—完成整改”全流程行政执法管理,显著提高行政检查效率和执法规范化水平。

该平台加强社会治理集成指挥调度体系构建,不仅有效减轻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助力连云港市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还促进联合检查、问题整改和行政处罚的统筹协调,跨部门、跨层级的行政执法合作体系初步形成。截至目前,城市管理、卫生健康、住房建设、市场监管、水利等领域运用平台办理行政处罚案件583件,89个乡镇(街道)办理行政处罚案件396件。

连云港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持续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满足综合行政执法需求,执法部门将不断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模式,助力全面提升城市运行管理服务水平,以数智赋能助力城市运行管理更便捷高效,人民群众生活更幸福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