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郫都:“治理”变“智理” 让垃圾分类更智慧
实施垃圾分类不仅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环境,还涉及资源的节约利用,同时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2017年,成都市被确定为全国46个生活垃圾分类先行先试重点城市之一,7年来,成都市郫都区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法规、政策、标准及设施体系建设,从“扔进一个筐”到“细分四个桶”,从“规定工作”到“自觉动作”,从“新时尚”到“好习惯”,垃圾分类已经成为不少郫都人的生活“新风尚”。
如今,郫都区以“数”赋能、以“智”支撑,让垃圾分类搭上“数字快车”,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向3.0版升级迈进。
创新垃圾分类载体
构筑郫都绿色新生活
在郫都区,垃圾分类的每个环节都在积极探索应用智能化手段,在为群众带来便利的同时,不断提升垃圾分类的效率和效果。
“嘀”的一声扫码成功,可回收物分类箱自动开盖,垃圾分类投放完成后,投递重量即刻显示,积分也同步到账……位于德源街道馨美佳苑小区的这个智能分类垃圾箱,不仅可以实现垃圾分类,还可以在屏幕上显示投放数量和重量,生成积分。
这样的场景,在郫都区众多小区一同上演。“以前垃圾乱扔,既乱又不卫生,现在智能分类垃圾箱的引入,改变了这一切。这些垃圾箱采用封闭式设计,避免了渗漏和异味的产生。我们用自己的卡将可回收物‘存’到可回收垃圾桶里,系统会根据投入的可回收物的重量生成相应积分。”谈及垃圾分类带来的变化,家住郫筒街道五彩城小区的居民张茗深有感触。
智能设备的投入使用极大地方便了居民垃圾分类投放,居民的参与度也逐步提高。据郫都区综合执法局环卫和固废管理科工作人员杨国林介绍,像馨美佳苑小区、五彩城小区内的智能分类设施,郫都区共设置了83个。
垃圾分类投放箱“AI化”
实现垃圾分类智能一体化管理
“请您按正确类别分类投放,感谢您的配合。”近日,在郫筒街道华宇天府花城小区,一台AI垃圾分类投放箱现身,有居民前来投放垃圾,该设备就会播放语音,提醒居民进行垃圾分类。今年,郫都区探索科技赋能,启用AI设备,推动垃圾分类智能一体化管理,让垃圾分类更智慧、高效。
“这个AI垃圾分类投放箱,既美观又能准确分类垃圾,直接改变了我们居民投放垃圾的习惯。”该小区居民徐女士说,原本小区在每个单元楼下放置了垃圾投放桶,天热时常常散发出异味,现在实现统一集中投放后,小区整洁度明显提升。
除了投放方便,AI垃圾分类投放箱还安装了AI监管预警设备和平台。“它涵盖了4大功能,包括语音播报、实时监测、预警和记录。”杨国林表示,该设备能及时对垃圾分类投放点的垃圾投放情况、清运情况进行监督,还会自动识别记录乱扔乱放的不文明行为,不仅方便了日常管理,也让居民分类投放更加规范、自觉。
据了解,根据《成都市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安排,今年以来,郫都区综合执法局对物业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进行了细致规划,进一步规范了“袋、桶、点、车、站”的全流程分类管理,并优先在郫都区的10个街道,筛选出20个物业小区,安装了AI监管预警设备和平台。
以“智”识人、以“慧”统运、以“数”促管,是推动垃圾分类从“人治”转向“数治”,探索生活垃圾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接下来,郫都区将继续构建完善垃圾分类全链条数字闭环体系,助力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
作者单位:成都市郫都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