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房“上岗”,群众“微幸福”升级
走进墟沟街道云南巷东出口,一座蓝、绿、红、灰四色分明的垃圾分类房映入眼帘,其外观设计现代简约,与小区周边环境相得益彰。之前露天摆放的垃圾桶全部进入分类房,按照“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四分类标准设置了投放窗口。“过去,垃圾桶就露天摆在路边,一到夏天,垃圾腐臭的味道熏得人不敢开窗,还总有垃圾溢出来,特别糟心。现在有了这个垃圾分类房,环境整洁多了,看着就舒心!”居民王大妈高兴地说道。
据了解,云南巷位于连云区的中心地段,紧邻海棠路,对面就是BRT购物中心站台,属于开放式街区,人流量、车流量密集,巷内有职工宿舍楼,周边有饭店、宾馆等经营商户,居民和商户日常生产生活中产生各类垃圾量较大。对于此类开放式街区,连云区城管部门积极探索“街巷公共分类投放点共享”新模式,对原有的集中垃圾投放点进行升级改造,为云南巷“量身定做”生活垃圾分类房,垃圾桶在房内不需要露天摆放,“只见房不见桶”,摆脱垃圾收集点“脏乱差”现象,街巷整体环境更加整洁美观,赢得了居民和商户的一致称赞。
垃圾分类,一头连着生态文明,一头系着民生福祉,更反映着基层治理的“温度”与“精度”。连云区始终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精准施策,持续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与教育活动,增强居民分类意识;优化垃圾收集设施布局,方便市民投放;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分类处理各环节高效运作。“增设垃圾分类房及对垃圾分类房进行‘微改造’”已经纳入连云区2025年度50件民生实事,连云区城管部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推动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走深走实,持续引领绿色文明新风尚。
拟稿:孙海燕、计欣彤
审核:王建兵
发布:吴新妮